2018年9月,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與國家氣候中心合作,在SCI收錄的大氣科學學術性期刊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氣象學報》)發表論文,題為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Climate Risk Index for China(《氣候指數在中國的構建與應用》)。中國氣候指數系列于2017年3月6日,由財新智庫和國家氣候中心聯合發布。該指數系列包括中國氣候風險指數(Climate Risk Index CRI)、雨澇指數、干旱指數、臺風指數、高溫指數和低溫冰凍指數。CRI發布近2年,受到了來自保險、期貨等多家金融機構的關注。

中國作為氣候風險頻發的國家之一,平均每年因極端天氣遭受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人民幣2000億元,且呈現逐年上升趨勢。但國內少有機構專注于氣候風險對經濟的影響以及氣候指數方面的研究。財新智庫與國家氣候中心聯合推出的CRI系列,以客觀數據的科學分析,填補了中國在氣候風險指數領域的空白。論文圍繞CRI系列的構建,分析了CRI與經濟行為的關系,探究CRI在指導經濟行為、降低經濟損失的應用。
論文闡釋了CRI系列的構建方法——基于中國2288個氣象站的觀測值和氣象災害數據,以指數形式量化雨澇、干旱、高溫、低溫冰凍和臺風的氣候風險。歷史數據顯示,在1961年至2016年期間,CRI、雨澇指數、高溫指數,每十年分別上漲28%、37%以及65%。
論文還以實證分析的方法,從多個方面論述了CRI系列與經濟行為的關系。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是衡量宏觀經濟的重要指標之一,而食品CPI對CPI的影響最大。雖然食品價格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但氣候的影響不容忽視,特別是冬季。由于冬季的主要氣候災害為低溫冰凍,影響效果明顯。以2008年1月和2月為例,食品CPI在當月分別同比增長為20年最高,與此同期的低溫冰凍指數,也明顯高于其他月份。因此,在冬季,低溫冰凍指數與CPI同步性較強。
1、2月份食品類CPI與低溫同步

來源:Wind, 財新智庫,國家氣候中心
而高溫指數則對能源、空調業的消費相關度高。數據顯示,近年來7、8兩月居民用電同比增速與當月高溫指數高度正相關。從全年維度看,空調銷售量也與高溫情況較為一致。
夏季高溫增加電力消耗

來源:Wind, 財新智庫,國家氣候中心
空調年銷量與年高溫指數相關

來源:Wind, 財新智庫,國家氣候中心
保險業作為與氣候相關最密切的行業,無論是理賠支出還是保費水平,均與氣候風險呈現出相關性。以財產險和農業險為例,2004年至今家庭財產賠付額同比增幅與同年雨澇、臺風相關程度高;農險賠付額增長率與總體氣候風險高度相關。從長期看,氣候風險較高的地區,保費水平也會較高,同時有著較高的投保率。
雨澇和臺風影響家庭財產險賠付

來源:Wind, 財新智庫,國家氣候中心
研究還發現:旅游行業受到氣候風險影響較大;醫療健康與氣候風險存在一定相關性。
CRI系列為國內首創的氣候風險指數,開創了大數據服務實體經濟的先河。從歷史數據分析,CRI系列與經濟行為的關系緊密,能夠有效服務于企業生產與居民生活,指導經濟行為。
更多論文內容,請參見《氣象學報》官網。 原文鏈接為: http://www.cmsjournal.net:8080/Jweb_jmr/EN/abstract/abstract1887.shtml
王喆博士,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
清華大學經濟學學士,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經濟學博士。研究領域集中于利用遞歸方法對于非帕累托最優經濟中一般均衡的相關特性進行刻畫,并將傳統構造競爭性均衡的根岸方法進行了理論上的拓展。該理論研究在宏觀經濟學、公共經濟學、產業組織理論、資產定價模型等方面均有廣泛應用。曾任教于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講授高級宏觀經濟專題等課程。
《氣象學報》簡介
《氣象學報》是中國氣象學會主辦的大氣科學學術性期刊,旨在反映我國大氣科學領域中最新科研成果,為大氣科學研究提供學術交流陣地,推動我國大氣科學基礎研究和理論研究迅速發展,服務于我國氣象現代化建設事業。
2019年0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