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副院長鄭軍華教授、上海第一人民醫院伍科博士合作論文《Utilize State Transition Matrix Model to Predict the Novel Corona Virus Infection Peak and Patient Distribution/利用狀態轉移矩陣預測新冠病毒感染峰值及病患分布》。該論文已被《柳葉刀》接受。
以下為該篇論文簡介,全文轉載自http://chenjian.blog.caixin.com/archives/221933
陳劍:關于疫情預測的《柳葉刀》投稿論文簡介?
(2020.2.20)
本文為上海支援武漢醫療隊長,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鄭軍華教授、上海第一人民醫院伍科博士、與信風科技CEO陳劍博士(兼任財新智庫高級業務顧問、MSCI公司亞太區資深顧問)合作的《Lancet/柳葉刀》投稿論文《Utilize State Transition Matrix Model to Predict the Novel Corona Virus Infection Peak and Patient Distribution/利用狀態轉移矩陣預測新冠病毒感染峰值及病患分布》的中文摘要。 ?
本論文已被醫學類預印本雜志medRxiv[1](也是鐘南山院士團隊發表最新論文的網站)錄用,目前《柳葉刀》雜志編輯正在決定是否錄用。英文論文全文可以在medRxiv網站下載: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16.20023614v1

在樣本外區間(2/9-2/19)的模型回測驗證表明,即使出現了2月12日修改確診標準并單日新增確診病例近14,000例的極端情況下,危重癥人數的預測仍然較為準確。

重癥患者預測值在2/12號之后出現了較大誤差,主要原因是新增確診人數帶來的影響。在短期模型誤差修正之后,預測值(重癥人數_STEC)依然保持了較好的跟蹤能力。

目前的回測結果表明,基于狀態轉移矩陣的疫情預測模型能夠較好地預測危重病患的分布。我們希望能夠有更多的境內外醫療機構參考這一模型,更準確地預測醫療需求,更合理地分配醫療資源。 ?
中文論文摘要 ?
研究重要性:自2019年12月以來,由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爆發的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引起的肺炎感染病例的不斷上升,給我國公共衛生決策和醫療資源配置帶來了巨大壓力。 ?
目的:預測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峰值時間及重癥病例分布情況。
數據源:我們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報告的病例數據(2019年1月25日,至2020年2月8日),作為訓練樣本,以推斷感染高峰期的到來時間以及由目前到高峰期湖北省的重癥和危重病例數量。在相對悲觀的情況下,拐點峰值時間是4月6-14日;重癥病人和危重癥病人的人數將分別在9000-12500和2700-3900之間。 ?
暴露歷史:記錄在案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NCP)患者。 ?
主要成果和措施:收集并分析了醫學觀察、解除醫學觀察、感染確診、非重癥、重癥、危重癥、治愈和死亡數據。利用此狀態轉換矩陣模型,我們可以預測湖北省感染峰值時間(接受治療的感染病例到達最大值)何時發生。此外,我們還可以使用此模型預測患者分布(非重癥、重癥、危重癥),以便更合理地分配醫療資源。 ?
結果:在非常樂觀的情況下(每日新增密切接觸者衰減率=-10%),感染病例的高峰時間將在 2 月 23 日至 2 月 28 日左右到達。同時,重癥和危重病人的人數將分別達到5700-6900人和1700-2200人。在相對樂觀的情況下(每日新增密切接觸者衰減率=-5%),拐點情況高峰時間將在 3 月 1 日至 3 月 7 日左右到達。危重病人和危重病人的人數將分別在6400-8000人和1900-2500人之間。在相對悲觀的情況下(每日新增密切接觸者衰減率=-1%),拐點高峰時間不會在 3 月底左右到來,預計時間是 4 月 6 日至 14 日;危重病人和危重病人的人數將分別在9000-12500和2700-3900之間。我們使用2月8日診斷率、死亡率、治愈率的最后觀測數據作為模型假設。如果這些指標繼續改進,應該有改善的余地。在這種情況下,峰值時間將比我們的估計提前到達。此外,隨著病毒毒性降低和醫療條件改善,重癥和危重病例比率可能會下降。如果發生這種情況,重癥和危重病峰值數字將低于上述預測。 ?
結論和相關性:可以推斷,我們仍未接近這次疫情的結束,危重病人的人數仍在攀升。需要政府進一步向湖北省傾斜危重癥醫療資源,對醫生和醫療救助制度進行合理管理,遏制傳播趨勢至關重要。
2020年0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