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數概覽
2018年3月,萬事達卡財新BBD中國新經濟指數(NEI)錄得31.3,即新經濟投入占整個經濟投入的比重為31.3%。2017年以來,NEI指數波動較大,按可比口徑計算,本月NEI比上月上升1.5個百分點(圖1)。本月NEI的上升主要來自科技投入的上升。

NEI新經濟據于以下定義:首先,高人力資本投入、高科技投入、輕資產;其次,可持續的較快增長;第三,符合產業發展方向。NEI所含行業詳見《萬事達卡財新BBD中國新經濟指數技術報告》與《萬事達卡財新BBD中國新經濟指數報告(2017年3月)》。
二、主要分項指標
NEI包括勞動力、資本和科技三項一級指標,它們在NEI中的權重分別是40%、35%和25%。2018年3月NEI的上升主要來自科技投入的上升??萍纪度胫笖祻?017年10月開始呈現震蕩走勢,本月指數錄得33.6,環比上升3.9。資本投入指數從2017年9月以來呈緩慢上升趨勢,本月指數錄得33.1,環比上升1.4。勞動力投入指數自2017年7月以來持續下降,本月略有回升,環比上升0.1,指數錄得28.3(圖2)。

勞動力、資本和科技投入的變化絕對值分別為0.0,0.5,和1.0個百分點,與權重相乘求和后,對2018年3月NEI變化的貢獻值為1.5(圖3)。

分行業看,NEI中占比最大的行業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信息服務產業,2018年3月為總指數貢獻了10個百分點;本月名次上升最快的行業為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貢獻率為9.3個百分點,位列第二名;新能源產業貢獻率排名下降最多,從上月的第六名下降至本月第九名,貢獻率為0.5個百分點(圖4)。

三、新經濟就業
2018年3月,新經濟行業入職平均工資水平環比下降,為每月10265元,較上月降低494元(圖5)。新經濟工資主要來自51job、智聯招聘、拉鉤、趕集網等數個招聘網站的招聘信息,即對勞動力的需求工資。

2018年3月新經濟行業招聘人數占全國總招聘人數比例有所上升,為27.7%,同時新經濟行業招聘總薪酬占全國總薪酬比重保持不變,仍為28.8%,這意味著新經濟行業的平均入職工資水平相對于全國平均入職工資水平出現一定下降。
2018年3月新經濟入職工資“溢價”為4.2%,低于上月4.4%(圖6)。近幾月新經濟行業的平均工資溢價總體低于2017年上半年新經濟行業的平均工資溢價。

四、從新增企業數據看投資行業變化
使用新增企業數據,我們對近兩年來各行業新增企業占總新增企業比重進行了監測,結果見圖7。


排名近兩年持續上升的行業包括以下幾類:建筑工程,2016年位列第25名,2017年上升到第21名,2018年繼續上升到第12名,2017和2018年占比分別上升0.16%和0.18%,也是排名上升最多的行業;教育,2016年位列第20名,2017年上升到第17名,2018年繼續上升到第15名,2017和2018年占比分別上升0.15%和0.07%;建筑,2016年位列第18名,2017年上升到第15名,2018年繼續上升到第14名,2017和2018年占比分別上升0.22%和0.01%;汽車,2016年位列第14名,2017年上升到第13名,2018年繼續上升到第11名,2017和2018年占比分別上升0.04%和0.01%。此外,工程、裝飾、網絡科技等行業在2017年排名上升,2018年排名保持不變。
排名近兩年持續下降的行業包括以下幾類:傳播,2016年位列第13名,2017年下降到第20名,2018年繼續下降到第21名,2017和2018年占比分別下降0.22%和0.00%;電子商務,2016年位列第10名,2017年下降到第12名,2018年繼續下降到第16名,2017和2018年占比分別下降0.17%和0.07%。此外,房地產、文化產業在2017年排名下降,2018年排名保持不變。
排名在近兩年之間波動變化的行業包括以下幾類:餐飲,2016年位列第17名,2017年下降到第22名,2018年上升到第18名;文化傳媒,2016年位列第22名,2017年上升到第18名,2018年下降到第20名;種植,2016年位列第28名,2017年上升到第14名,2018年下降到第22名。此外,物流、租賃、農業、建材、環保、管理等行業排名也在近兩年上下波動;科技和商貿行業則在近兩年排名保持不變,分別位列第一和第二名。
五、不同出口占比企業效率
本月,我們對比2017年和2018年新增就業和工資水平,探討不同出口占比企業效率增長情況。不同出口占比企業兩年間新增就業比例和工資水平如圖8和圖9所示。


2017年第一季度,出口占比較高的企業吸納了較多的就業人口,并且支付了較高的平均工資,三者顯示出一定的正相關性。2018年第一季度,兩個指標在出口占比適中水平區間比較突出,反映出中等出口占比企業相對獲得了較大幅度的就業增加和工資提升,換言之,他們效率上升最快。
經濟學理論表明,出口企業的生產率相對高于非出口企業。中國情況剛好相反:出口企業生產率低于非出口企業,即存在中國出口企業的“生產率悖論”。我們發現,2018年第一季度,部分依賴出口的企業(出口占比在中間的企業)效率增長最快。這表明,出口占比最低的企業吸納就業和工資水平均有限,中國當前不能僅靠內部消化產品來提高效率;出口占比最高的企業在提高效率表現也不盡如人意,以往“大進大出,來料加工”模式不能繼續成為企業發展的方向。在當前中美貿易摩擦加劇的情況下,這一事實對于中國貿易策略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特別的,我們要盡量規避可能的貿易戰對出口占比居中的企業和行業的影響。
六、城市新經濟排名
2018年3月新經濟總量城市排名前20名如圖10所示,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南京排名前五。該排序計算每個投入指標在所有城市中的排序百分位,再將百分位加權平均,體現的是近半年城市間新經濟總量排名。

圖11計算了2017年9月到2018年3月城市NEI平均排名,前五名為杭州、北京、上海、濟南、深圳。

2018年04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