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財新智庫和國家氣候中心聯合發布的中國氣候指數系列于2017年3月6日在北 京首發,月度指數每月5日15:00發布。中國氣候指數系列歷史數據可追溯至1981年,同時包含未來三個月的預測值,全部數據將在財新數據服務平臺定期更新,詳見data.ccxe.com.cn。
一、指數概覽
第一批中國氣候指數系列包括中國氣候風險指數(ClimateRiskIndex,CRI)、雨澇指數、干旱指數、臺風指數、高溫指數、低溫冰凍指數。
2018年4月,中國氣候風險指數為0.95,低于2000–2017年歷史同期均值(1.49),總體風險水平較低。全國平均氣候狀況為氣溫顯著偏高、降水總體略偏多但區域差異較大。氣溫方面,表現為全國大部地區氣溫偏高,其中內蒙古中西部及長江中下游部分地區偏高2–4℃以上;降水方面,新疆南部、內蒙西部、西藏西部、西南地區南部及華南大部偏少2–5成或以上,內蒙古東部、華北南部至黃淮北部等地偏多1倍或以上。總體來看,4月份全國氣候狀況良好,災情偏弱。

4月各分項指數分別為:雨澇指數0.98(歷史同期均值1.34)、干旱指數1.24(歷史同期均值2.30)、臺風指數0.00(歷史同期均值0.05)、高溫指數0.05(歷史同期均值0.09)、低溫冰凍指數0.00(歷史同期均值0.00)(圖2)。

二、 未來三個月氣候指數預測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結果顯示,未來三個月(2018年5–7月),中國氣候風險指 數將升高,主要表現為雨澇指數、干旱指數、臺風指數及高溫指數的全面上升。預計5月份,廣西東北部、廣東西部和中部、湖南西南部局部、江西北部、福建西北部、浙江西部局部、安徽南部局部、重慶東南部局部等地區降水量有200–300毫米;海南、云南南部和東部、廣西西部和南部、廣東北部局部和東部局部、福建大部、浙江大部、上海、江西南部、湖南大部、貴州、四川東部、重慶、湖北、安徽中部、江蘇中南部、河南南部、陜西南部局部等地區降水量有100–200毫米。由于5月份我國強對流天氣增加,應防范局地強降水、大風、冰雹、雷電等突發性氣象災害及次生、衍生災害。華南已進入前汛期,暴雨天氣增多,應密切注意天氣變化,及時做好監測預警防范工作。另外,預計5月份西藏南部和云南西部地區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山區可能發生滑坡或泥石流地質災害;華北南部、黃淮、江淮、江南北部等地降水偏多,需預防階段性強降水天氣的不利影響;而內蒙古東部、東北大部降水偏少,氣溫明顯偏高,森林火險等級較高,應提前做好防范工作。未來3個月各分項風險指數詳細預測結果見相關圖表(圖3)。

三、 地區氣候指數
我們也對各地區氣候指數進行監測和預測。地區氣候指數包括所有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含港澳臺地區)的雨澇、干旱、臺風、高溫、低溫冰凍指數以及總體氣候風險指數,歷史數據可追溯至1981年,同時包含未來三個月的預測值。
以雨澇指數為例,我們預測2018年5月雨澇風險相對較高的省份為廣西、湖南和江西(圖4)。

四、歷史數據


2018年05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