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8日,2018年夏季達沃斯論壇財新夜話在天津舉行。本次財新夜話主題為“新經濟TALK:點亮中國經濟”。財新智庫發布《2017-2018年中國新經濟發展報告——新經濟、人口與城市》。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博士就報告內容做主題發言。 ?
報告指出,近年來,我國經濟增速出現下滑,過去依靠廉價資本和勞動力的增長模式難以為繼,中國經濟需要轉型的需求愈發迫切——從舊經濟向新經濟過渡、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已是大勢所趨。 作為國內最早關注并定量追蹤中國新經濟發展的研究機構,財新智庫不斷關注新經濟的發展。本次發布的報告,以2016年3月發布的萬事達卡財新BBD中國新經濟指數(New Economy Index, NEI)為切入點,分析了新經濟與人口、城市的關系。報告最后對中國新經濟的發展做了總結,并提出了未來的發展方向。 ?
從數據上看,2016年至今,新經濟投入占經濟總投入比重維持在三分之一左右,但整體呈現下降趨勢,表明過去一段時間,舊經濟對于新經濟有一定的壓制。從全局角度看,舊經濟的強勢是穩增長的中堅力量也是中國經濟韌性的體現。但隨著中國經濟發展的進程,未來經濟發展的驅動只能在新經濟中尋找答案,新舊動能轉換將給中國經濟帶來無限可能。 ?

眾所周知,中國的人口結構正在發生轉變,但人口紅利的消退和人力資本的出現此消彼長,這為新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不竭的動力。而城市作為新經濟的主要載體,也體現出巨大的規模效應——中國經濟發展較為充分的城市同時也是經濟體量大、綜合實力強的城市。但隨著戶籍政策等因素的影響,這一格局也在轉變。 ?
報告中總結道,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新舊動能轉換”將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基調。我們一方面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加強引導和政策扶持。政府應通過結構性減稅政策,減少新經濟企業負擔,增加其培育新動能的積極主動性;還應加大教育科研投入,優化高等院校專業配置,豐富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政府應重視城市的資源聚集效應,尊重市場規律,合理規劃布局,圍繞區域中心城市,繼續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城市需要立足于自身比較優勢,吸引高素質勞動人口,實現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新經濟發展。新經濟植根于城市,新經濟的發展也將繼續助力城市的繁榮。 ?
《2017-2018年中國新經濟發展報告——新經濟、人口與城市》為財新智庫2018年重磅推出的研究報告。2018年9月18日,報告在夏季達沃斯論壇發布。 ?
財新智庫與研究、金融、商業和政府部門緊密合作,整合金融數據資源,推出一系列指數化、結構化研究工具,并通過這些視角的觀察,形成自身在中國宏觀經濟結構轉型、政府與城市產業定位等方面的方法論。 ?
現已推出氣候風險指數(CRI)、新經濟指數(NEI)、中國大宗商品指數(CCI)、消費升級指數(NECI)在內的一系列指數,幫助金融市場參與者更加直觀地了解中國經濟各個方面的發展態勢,并歡迎新的指數開發合作伙伴加入。財新智庫的研究服務還包括:對區域經濟分析評價的經濟社會評價模型,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評價模型,以及區域氣候特征評定等等,以及一些針對資本市場、宏觀經濟、區域經濟的定向受托研究或評估分析。 ?
報告撰寫人王喆博士,系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博士曾任教于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學和研究方向包括數理經濟學、發展經濟學、制度經濟學,是動態隨機一般均衡(DSGE)模型理論和實證專家。畢業于清華大學,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經濟學博士。 ?
?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敬請垂詢: ?
焦 旸 電話:+86(10)85647130 ?
2018年09月21日